首页

黑冰女王论坛

时间:2025-05-23 05:46:04 作者:第四代85000吨新型多用途船在大连命名 浏览量:62458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李京统)匈牙利,被称为“最西边的东方国家”。

  距离北京7000多公里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坐落着一所成立于2004年的匈中双语学校。学生们可以用中文背诵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老师们还会给大家介绍中国作家,比如鲁迅。

  这所匈中双语学校是中东欧地区第一所同时使用中文和所在国语言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建校20年来,匈中双语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熟悉和热爱中国文化的学生,在中匈两国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2023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复信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学生,鼓励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国,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匈牙利籍留学生胡灵月和宋智孝都曾在匈中双语学校学习中文,2023年秋天她们来到中国,在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谈及梦想,她们说想学成后当老师,“给匈牙利学生们讲中国的故事和文化”,“做有温度的匈中友好事业的使者”。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匈中友谊的建设者’。”匈中双语学校校长埃尔代伊·苏珊娜说,“除了匈牙利学生,我们也招收中国学生。匈中两国的孩子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不仅能巩固课本上的知识,也能加强日常交流,结下深厚的情谊。”

  2004年建校之初,埃尔代伊·苏珊娜就开始在这里工作了,2009年起担任学校校长,亲眼见证了学校的发展,也见证了在两国政府及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学校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很多学生有机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也有很多学生到中国的大学继续深造。

  在教学过程中,匈中双语学校的教师们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相关的课程和活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匈中双语学校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参与进来,如面向家长开设中文班,并在中国传统节日组织“中文开放日”,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茶艺、剪纸、灯笼制作等有趣的文化活动。

  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说:“双语学校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经济合作关系,它为两国人民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鼓励人们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保持开放、好奇和客观的心态。”

  匈牙利中文教学始终走在欧洲国家前列。目前中文已被纳入匈牙利国民教育体系,成为该国高考科目,青少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就可以选择中文作为第一外语参加升学考试。

  中国和匈牙利虽然相隔千里,但两国人民友好情谊源远流长。

  匈牙利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也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曾表示,“一带一路”不是威胁,是机遇,匈方坚定支持,积极加入。“我深信这个倡议能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经济,也能给更多的人带来福利。”

  今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赞扬中匈传统友谊“如同匈牙利的托卡伊美酒,芬芳甘甜、醇厚绵长”。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近平主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中方期待同匈牙利朋友续写友好新故事,绘就合作新篇章,共同开辟属于两国人民的美好未来。

  如今,中匈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步子越迈越大,民心相通为两国加强合作提供强大支撑。(完) 【编辑:李太源】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3月24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举行,超百位境外参会代表参会。会上,中国释放明确信号——中国将以务实有效的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愿同世界分享中国持续发展的大机遇。

近百位两岸嘉宾在京共议宗亲文化创新与传承

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塔牌集团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提出的“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因地制宜支持地方乡村振兴事业,坚持尽企之力,助力地方“百千万工程”。

爱乐汇2025新年演出季将启

“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

国家矿山安监局:持续加强和改进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集团首席承保全球首个“核热光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中国星网高轨卫星等大国重器。加大产业保险供给,大力推广产业园区保险综合服务方案,为12.7万家园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7.4万亿元;大力推广专精特新企业综合保险、产业园区保险,承保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为7.62万家和4.58万家。推动设立现代化产业基金,整体投资规模100亿元,重点投向聚焦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以及现代化基础设施领域。服务乡村振兴,农业保险为4,179万户次农户提供农业风险保障1.47万亿元,海洋牧场保险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在浙江落地全国首单服务“千万工程”专属产品“新农综”,在广东、江苏签发全国首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保险;对国产自主可控领域加大产品供给,推动上海汽车芯片专属保险首单落地。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丰富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在江苏落地全国首单中试综合保险,在广东、上海等落地全国首批专利、商标海外布局费用损失保险。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投资资产规模369亿元。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积极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共承办各类社保业务项目超千个,为近10亿人次提供风险保障,长护险项目服务覆盖7,871万人次,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新单保费增长66.1%;新市民服务覆盖962万人次,开发“青山在·收入保障险”“回乡福”等服务新市民产品。第二支柱年金管理资产规模6,000亿元,较年初增长4.9%;支持增进民生福祉投资资产规模2,854亿元。服务绿色发展,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与ESG工作顶层设计,集团签署联合国可持续保险倡议(PSI)。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保险业务提供风险保障111.9万亿元,新能源车承保数量同比增长59.6%,支持绿色发展投资资产规模996亿元。积极推进绿色运营,人保财险厦门集美支公司建成保险业首家“碳中和网点”。服务安全发展,地方性巨灾保险覆盖范围拓展至17个省93个地市,推动全国首单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巨灾保险在河北省落地,一张保单覆盖全省7,400多万城乡居民,积极发展服务社会治理类保险,为16.4万家企业提供安全生产责任风险保障4.5万亿元。服务区域发展,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等国家重点区域建设提供保险支持,在上海高水平建设航保中心、科保中心和再保中心,新模式运营加快落地。设立粤东西北产业转移基金,整体投资规模120亿元,重点服务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一带一路”,中国海外利益业务覆盖119个国家(地区),提供风险保障9,968亿元。

中新教育丨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收官

其间,对两国作业船舶进行监管,并对渔船民开展宣传教育,累计巡航255.5海里,海上生产作业秩序总体良好。双方还组织了执法业务交流,分享了执法经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